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4月30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时 间:2025年4月30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支玉香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郑 徽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陈 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马建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5月5日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此时日照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大家在假期外出的时候要做好健康防护,注意手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长时间户外活动的要注意防晒保湿、防蚊虫叮咬,同时要关注身体可能会出现的异常信号,做好自我监测,健康出行。
今年的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哮喘日”,建议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外出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原的接触。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重点围绕立夏时节的中医保健、哮喘防治、皮肤健康等问题,请各位专家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支玉香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郑徽女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周女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马建岭先生。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立夏后,天气渐热,有的人习惯于贪凉饮冷,请问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脾胃是否会有影响?“苦夏减重”是否可行?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夏养阳”这样一个节律的特点?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马建岭:
脾胃居于中焦,它就像人体的“中央厨房”,作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实际上它的功能是把吃进去的食物加工成营养套餐。脾胃是“喜暖恶寒”,长期吃一些冰淇淋、冷饮这些生冷的食物,会损伤体内的阳气,会导致消化不良、胃口变差、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这是不可取的。但是,每个人的体质有不同,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也是存在的,所以也有人奇怪,我们大多数西方人为什么能够习惯生冷食物,我们考虑跟他们长期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和体质是有关系的。
进入立夏之后,天气变热,有的人会出现浑身倦怠、胃口变差、腹痛烦燥等症状,这就是我们说的“苦夏”。“苦夏”实际上不是一种病,它只是说我们的身体对炎热的天气一个不适的状态。我们通过“苦夏”来减重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长期的胃口变差,会导致我们的身体进入一个“饥荒状态”,新陈代谢是降低的,这样既不容易减重,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即使体重暂时有这么一个下降,但是饮食恢复之后会出现特别快的反弹。
我们《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立夏时分,建议大家吃一些温热升发之品,比如韭菜、香椿等时令蔬菜。另外,也可以借鉴“夏吃姜”的传统养生方法,吃一些“姜丝陈皮山楂饮”这种健脾温阳、化湿和胃。另外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捂好肚子、护好双脚,防止晚上的寒气侵袭。也可以多揉揉神阙穴、中脘穴调理脾胃。这两个穴位,神阙穴是在肚脐中央,用手掌或者手指按摩1到3分钟,中脘穴是在我们心窝和肚脐中间连线的位置,也可以做手掌的按摩。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有很多人用了不少方法,但是改善效果也不明显,然后就不治了。请问这样做有没有什么风险?该如何科学防治过敏性鼻炎?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支玉香:
好的,谢谢。我们的鼻腔和耳部以及气道是能够相通的,如果过敏性鼻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它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比方说可以引起中耳炎,甚至可以引起鼻窦炎。如果再往下走的话,它可以累及到我们的咽喉部以及气管和支气管,病人可以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咳嗽,还有胸闷的表现,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日常所说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如果再加严重的话,引起了气道的痉挛,再引起了喘憋,以及呼吸困难,这就形成了典型哮喘。所以,关于过敏性鼻炎,我们一定要进行科学的防治。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防治呢?既然是过敏性鼻炎,首先我们就要明确什么是过敏原,过敏原是哪些?日常能够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的过敏原,比如尘螨、霉菌以及花粉。如果我们是对室内的过敏原,比如尘螨或者霉菌有过敏,我们建议经常开窗通风,来进行环境的控制。如果是对室外的过敏原过敏,比方说非常常见的春夏秋花粉过敏的话,我们就建议这个季节尽可能少在户外长期逗留以及剧烈运动,在室内我们也建议关闭门窗。如果一定要外出,建议戴口罩,经常盐水洗鼻,这样防止我们过多吸入这些花粉。同时,如果在室内待的时间过久,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同时经常进行滤芯的清洁,这样可以防止对过敏原长期的吸入。
如果我们进行科学预防之后还是有发作的话,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建议进行药物的治疗。药物治疗首先建议用生理盐水或者海盐水进行洗鼻,如果还没有控制,加用一些口服的抗组胺药,还有鼻喷的抗组胺药,口服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还有鼻喷的糖皮质剂素类药物,这些药物都是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防止它向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蔓延。如果再加严重,还有一些中医中药的疗法,比如加一些口服中药,还有一些针灸的治疗。其实在变态反应科还有一个办法,如果鼻炎已经达到中重度了,既然已经查到了过敏原,大家可能都听到过我们有个脱敏疗法,脱敏疗法就是让病人逐渐接触这类过敏原,让他暴露在过敏原的不同的浓度当中,让病人慢慢的就能够适应和耐受过敏原的浓度,这样就减轻了我们病人对过敏原的敏感性。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常有网友调侃说,人到中年,发量稀疏,越来越多的人其实深受脱发的困扰,请问脱发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很好地预防和治疗?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陈周:
好的。目前脱发问题大家非常关注,脱发的原因有很多,也是很复杂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还有后天的一些环境因素,还有一些内分泌的因素,还有精神压力,还有一些本身如果有头皮疾病也会引起脱发。那么怎样预防呢?首先,脱发不要过度解读,比如正常毛发有一边脱落一边长的动态过程,如果每天脱发是50根-100根是正常的现象,它不叫做脱发。因为脱了以后还能长出来的。如果说一段时间以后,觉得发量持续减少,或者毛发变得又细又软了,这就是病理性脱发。
怎样预防脱发呢?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比如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紧张,不要给自己很多压力,这是一方面。还要注意营养均衡,我们也发现过很多人,比如是节食减重的人,吃饭营养不均衡,会导致脱发,这些人群就需要改善他的健康饮食,营养均衡。
关于治疗方面,脱发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的。举例来说,一个常见的脱发,就是雄激素性脱发,有很多治疗手段,比如外用药物、口服药物,还有物理治疗,比如微针治疗、激光治疗等等,甚至有一些特别重的患者可以做毛发移植,毛发移植对于特别重的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先去医疗机构评估,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头发。谢谢。
中国新闻网记者:
生活中一些扎伤、割伤等时有发生,什么样的伤口发生破伤风的风险较高?有这类伤口之后的个人该如何处理?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郑徽: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在土壤、灰尘,包括污水当中,都是可以长期存活的。如果我们的皮肤或黏膜有破口,而且伤口接触了含破伤风杆菌的污染物,破伤风杆菌就有机会进入到我们体内,在缺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就会引起破伤风发病。在日常生活中,像穿刺伤、烧烫伤、挤压伤,以及动物致伤,都是常见的感染途径。
有人认为一些小的伤口可能不需要去医疗机构,自行处理就可以。确实,在生活当中大部分小伤口不会感染破伤风。但是临床上也时常能看到因为一些小伤导致破伤风发病的案例,比如劳动过程中被割伤、被树枝扎伤,由于早期的忽视或自行处理不到位导致发病,尤其是没有规范注射破伤风疫苗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在此提醒大家,受伤后应该尽早使用流动的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伤口。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冲洗。在水流冲洗过程当中,应同时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球擦试创面。但是,如果伤口确实接触了泥土等污染物,尤其是一些窄而且比较深的伤口,或者存在化脓,或者有一些伤口可能自行清理不到位会存有遗留物的,这种情况就不建议大家仅仅依靠个人简单处理,应该尽早到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处置。
提早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其实是预防破伤风发病最好的办法,一般情况下接种过3针及以上疫苗的,5年之内受伤可以不做额外的预防。如果5年以上,根据伤口的情况和需要,可以加强接种一剂次破伤风疫苗即可。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有些哮喘患者症状减轻一些就自行停药,请问这样正确吗?另外有没有适合立夏时节的中医养生方法,来减少秋冬季节哮喘的发作?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马建岭:
立夏之后,人体的阳气会相对旺盛,咱们的免疫功能也有所增强,这样一定程度上,对哮喘患者的恢复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这时候自己停药,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咱们虽然说是症状有缓解,但是气道的炎症可能还存在,如果不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就自己停药,炎症没有药物的控制就会继续存在,或者因为一些诱发的因素,比如感冒、剧烈运动,比如说情绪的波动,就会导致哮喘再次发作,会出现一些危险。
立夏之后,对于一些养生的方法,我们推荐哮喘患者可以吃一些润肺健脾的食疗方,比如雪梨、百合、银耳一起炖着吃,还有山药或者是萝卜一起熬汤喝,还可以试试传统的经典中医名方,叫“三子养亲汤”,主要是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配伍而成,这几个药也是药食同源的几个药。如果哮喘患者有了咳嗽、痰多、胸闷的症状,可以试一下这个方子,把每个药5到10克,清洗干净之后煎煮15-20分钟,作为代茶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肺肾阴虚的患者,比如手心脚心胸口发热、失眠多梦,包括干咳无痰的患者,都不建议食用。
还可以选择一些穴位按摩,比如天突、定喘这两个穴位,这两个穴位的位置在颈部下部,胸骨柄的上面凹陷位置是天突穴,定喘穴是在脖子后面最大的这个骨头下面凹陷的地方,是大椎,旁开大概半个拇指的位置是定喘穴,这两个穴位都是常见防治哮喘的比较好的穴位,大家可以试一下。谢谢。
中国网记者:
关于哮喘,有多种说法,如家族中没有患哮喘的就不会得哮喘,吸入激素治疗哮喘会成瘾,哮喘的女性不能怀孕,夏季雷雨会发生雷暴哮喘等。请问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支玉香:
谢谢您的问题。首先,我们说哮喘以及一些其他的过敏性疾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但是如果是父母没有哮喘,子女也是会患有的,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这种遗传可能不是一个单基因的遗传,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性遗传,以及一些其他多基因的因素,父母携带了之后也可以遗传给他的子女,尽管父母没有症状,但是他的子女是可以患哮喘的。另外还有环境暴露的问题,比如我们暴露在大量花粉的环境,还有感染,以及烟草的暴露,都可能加重我们发生哮喘的风险。所以第一个问题,如果是父母没有患有哮喘的话,子女也是可以患有哮喘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否成瘾的问题。我们说哮喘是一个慢性的炎症性疾病,我们的患者一旦诊断之后,需要规律长期应用这类吸入的药物。首先,既然强调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全身的作用,所以从药理学上来讲,它是不具有成瘾性的。但是我们临床上一般建议这样的吸入药物会是逐渐减量,乃至于到停药。所以,我们这个话题的结论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不具有成瘾性的,也不会出现戒断症状。
第三个问题,关于哮喘患者是否可以怀孕。我们说现在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常见药物,就是吸入性的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其实有很多种类,是对哮喘患者的妊娠是没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应用的。而且,我们还强烈建议,我们过敏性哮喘患者一旦怀孕之后,一定要看医生,遵医嘱,要规律应用。否则您在妊娠的时候,在遇到某些诱发因素的情况下,这个哮喘可以波动甚至加重,如果您没有规律应用药的话,哮喘加重之后,其实是导致胎儿在宫内可能产生缺氧的现象,所以我们还是推荐过敏性哮喘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而且是可以怀孕的。
第四个话题,是雷暴哮喘的一个说法。这个的确是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雷暴雨来临之前,空气的湿度是很大的,这些花粉颗粒会吸入很多水分,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花粉的体积是会有膨胀胀大的,在雷暴天气它可以瞬间破裂,破裂之后花粉就形成了很多很细小的颗粒,这些细小的颗粒是很容易被吸进来,而且能够到下气道。一旦进入下气道,它就有可能引起急性哮喘的发作。
除了雷暴天气,花粉能够诱发哮喘发作之外,其实霉菌同样在雷暴来临之前会产生一个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那么如何预防呢?尤其在进入立夏之后,可能雷雨天气增加,就建议我们患有过敏性鼻炎或者以前患有过敏性哮喘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用药把气道的炎症给控制好了,炎症降低之后,在雷暴天气的时候,发生雷暴哮喘的可能性就降低。另外,我们也建议这类患者,在雷暴来临之前,尽可能少外出,少暴露于雷暴的环境,这样也可以完全降低雷暴哮喘的发作情况。谢谢。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
不少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长“青春痘”,是不是过了青春期后就不再长了?有些人使用“刷酸”等治疗方式治疗青春痘,请问这种方式是否科学?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陈周:
谢谢您的提问,痤疮也叫青春痘,发病的年龄跨度是很大的,数据表明,我们中国人从十几岁开始长青春痘,有的长到40来岁。25岁之前叫做青春痘,25岁之后叫成人痘。当然有一部分小同学可能12岁之前长的叫青春前期的痘痘。那么,是不是到青春期以后就不长痘了呢?其实不是的,还是有很多人长痘的,特别是一些中年女性,我们见过很多三四十岁女性可能压力比较大,熬夜、紧张、焦虑都会长痘的。长痘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油脂分泌过多,皮脂腺导管开口比较小,排出不通畅的情况下,就导致皮脂瘀积在毛囊里,导致炎症的发生。所以,长痘还是年龄跨度很大的。
至于治疗,刷酸目前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法,也用了好几年了,刷酸医学术语叫做化学剥脱术,它的原理就是用化学酸,比如说果酸或者超光子水杨酸,会导致表皮可控性的损伤,主要是角质层的脱落,堵塞的毛囊口会疏通,把油脂能排出来。这是第一个作用。第二个,像水杨酸是消炎的,还可以促进胶原的再生,有些轻微的痘坑是可以修复的,所以刷酸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刷酸,如果有些患者本身对水杨酸过敏,就不能刷酸。如果这些患者有皮肤疾病,像皮炎湿疹,皮肤干燥受损就不能刷酸。有些患者刚刚旅游回来,暴晒后也不能刷酸。刷酸也是要到医疗机构先评估,由医生给处方的。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当哮喘患者出现运动后咳嗽、夜间憋醒等预警信号时,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或及时就医?哮喘急性发作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正确处理,会不会危及生命?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支玉香:
好的,谢谢您的问题。如果哮喘患者在运动的时候出现了发作性咳嗽,或者在晚间睡觉的时候出现经常憋醒,这些情况说明这个哮喘已经不平稳,已经出现波动了,有可能是哮喘的急性大发作。这类患者一旦出现这些症象的时候,要看医生,对原来的方案进行调整,有可能需要增加一些吸入的药物。比方说我们有常用的像吸入的糖皮质激素,还有支气管舒张剂的联合应用,原来的剂量如果是小剂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医生根据您的情况可能会增加剂量。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比如您还没有去看医生,晚间已经出现了剧烈咳嗽,甚至憋醒,而且呼吸困难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家里面一定要备有一些药物,比方说我们经常用的速效的支气管舒张剂,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拿过来这样一个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您吸入2吸-4吸,很快这种情况就能得到缓解。如果情况没有缓解,建议20分钟之后再吸入一次。
的确,像刚刚记者朋友提到的话题,有些哮喘患者如果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没有急救的治疗,是有生命危险的。那么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呢?其实还像我们刚刚给大家提到的,我们要知道,您可能在哪些情况下,容易暴露于一些过敏原或者雷暴天气等等,一定要从原因上进行一个预防。如果您防了之后仍然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建议怎么处理呢?还是提到的速效的支气管舒张剂,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建议2吸-4吸这样的支气管舒张剂,给了之后,如果20分钟之后喘憋还没有缓解,可以再给一次,再给一次之后,您观察到20分钟,仍然没有缓解,这种情况下建议立即急诊就医,拨打120。在120没有来临之前,您的喘憋还没有缓解的话,我们建议在等120急救车的时候,还可以再吸入速效的支气管舒张剂,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立夏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多,蚊虫开始大量繁殖,这增加了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的风险。请问近年来,我国乙脑的流行情况如何?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郑徽: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其实我们国内乙脑的发病一直处于低水平流行,每年报告的乙脑病例大概在100例到200例左右。因为儿童已经广泛接种了乙脑疫苗,所以儿童的发病率大幅下降。其实人群对于乙脑病毒是普遍易感的,感染之后,大部分人是没有症状的,或者症状相对较轻,但是少部分会出现典型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有可能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还有严重的病例会伴有呼吸衰竭。乙脑的病死率是比较高的,部分乙脑病例可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乙脑作为疫苗可预防疾病,适龄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发病。由于蚊子是乙脑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所以防蚊灭蚊也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对于公众来说,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蚊帐、蚊香、除蚊剂等避免蚊虫叮咬。在户外,尽量穿着浅色的长衣长裤,同时也要及时清洁居住的周边环境。我们也呼吁公众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乙脑早期症状的警觉性,一旦出现急起发病、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者抽搐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有不少网友表示,湿疹总是容易反复发作,这是为什么?湿疹能够根除吗?由于皮肤发痒、疼痛、发红,很多湿疹患者会长期使用激素,请问湿疹患者可以长期使用激素吗?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陈周:
谢谢您的提问。湿疹确实是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炎症,它的发病跟环境和遗传很有关系,有些是家里人有一些遗传的背景,此外,还有一些炎症的问题。湿疹跟遗传、炎症和环境是有关系,比如说天气干燥,过度洗涤或者刺激都会导致湿疹加重。由于这些原因,因素很多,所以湿疹是很容易复发的,因为这些原因很难完全根除。但是复发也是有药物可以治的,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怎样预防湿疹的复发呢?我们要避免诱因。遗传因素是很难完全根除,但是我们可以修复屏障,比如屏障有缺损,多抹保湿霜,使屏障得到修复以后,湿疹会减轻。此外,我们找过敏原,避免物理化学刺激,避免热水洗烫,避免肥皂过度洗涤等等。洗完之后要注意抹保湿霜,可有效避免复发。
如果冬天北方天气比较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同时注意用保湿霜,这样也可以减少复发。
关于最后的问题,能不能用激素。外用激素是湿疹特别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基本的治疗手段,湿疹激素治疗能够消除炎症,减轻瘙痒,使皮疹减退。但是激素也不能长期用,我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激素。激素也分等级,分强效、中效、弱效,先从强效开始,可能一两周之后换为中效或者弱效。所以,湿疹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盲目滥用激素,也可能会导致皮肤屏障的进一步受损,导致皮肤萎缩,激素类依赖皮炎等等。我们建议湿疹患者去医疗机构规范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生活质量可以大大提高。谢谢。
《中国家庭报》记者:
现在“低头族”导致肩颈痛患者逐渐增多,请问中医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防治办法?另外,颈椎按摩器可以治疗肩颈痛吗?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马建岭:
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所以“低头族”导致的肩颈痛,认为是长期的不当的姿势引发肩颈的气血不通,经络瘀堵,风寒湿邪气侵袭导致的僵硬、疼痛、手麻甚至头晕这些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或者由于一些活动,我们说颈椎的前屈后仰,还有环绕,包括肩膀的环绕出现活动受限,甚至于活动时特别疼的情况,这就可能是颈椎出现了问题。推荐几个中医缓解颈椎痛的办法。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肩井穴、风池穴、手三里等穴位,每个穴位1到3分钟,点按到酸胀就可以了。另外可以通过艾灸大椎穴,刚才说了大椎是在脖子后面最大的高骨凹陷的地方,每次15分钟,进行一个祛寒湿,改善气血不通,缓解肩颈疼痛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中药的热敷,用艾叶、红花、伸筋草这些药物进行热敷15到20分钟,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烫伤,另外过敏患者禁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说我们的颈部环绕,包括刚才说的前屈后仰的动作,还有旋肩、舒颈,包括双手托天往上后仰动作,来放松肌肉,改善疼痛。
第二个问题,关于颈椎按摩器的使用。对于一些轻中度的肩颈痛的患者,可以用来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在颈椎病的急性期,或者病情比较重的情况下,比如出现了放射痛,还有运动感觉神经的异常,这种就避免使用,及时进行专业的就诊。谢谢。
央广网记者:
请问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立夏节气是否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应该如何防治?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支玉香: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首先,进入夏季之后,气温升高,气道相对是处于舒张的状态,所以患者的症状是有减轻的趋势,病情相对是平稳的。但是,是不是治愈了呢?并没有治愈,所以我们建议慢阻肺患者在夏季一定还要规律治疗。为什么呢?因为在夏季有些因素还是能够诱发加重的,比方说我们在夏季可能会过度使用空调,导致我们室内外温差比较大,这样可能使得气道容易发生感染。一旦感染之后,又使慢阻肺患者有症状的加重。
还有一个原因,进入夏季之后,空气当中霉菌的含量是有所升高的,我们的慢阻肺患者如果平时就对霉菌有过敏反应的话,在夏季的时候,他的症状也会有加重。所以,建议慢阻肺患者在夏季可以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但是还要规律地治疗。
另外,我们也建议这些患者朋友,在夏季的时候合理使用空调,不能使得室内外温差过大,另外也要经常清理空调的滤芯,避免吸入一些像真菌以及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们还建议夏季的时候,要把室内湿度降下来,尽可能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避免霉菌的滋生。
还有个特别提醒是戒烟,因为吸烟能够使得气道暴露损伤,可能成为严重的感染现象的诱发因素,所以我们戒烟之后,可以保护我们的气道避免这样的炎症的发生,降低我们的肺功能,所以患者朋友在夏季一定要考虑到戒烟。
除此之外,慢阻肺其实是一个慢性的气道疾病,长期的情况下,家人还要进行心理的支持。另外健康的生活,才能使得慢性的气道性疾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谢谢。
《中国妇女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问陈老师。现在进入夏季之后,好多人为了怕皮肤晒黑、晒伤,全副武装,戴面罩,这算不算过度的防晒,而且它会不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尤其中老年人。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陈周:
谢谢你的提问。我先说说防晒的事情。夏天来了,还是很多人需要防晒的,比如有些人要出去旅游,去海边、高原旅游,就需要防晒,还有户外工作者,也是需要防晒的。因为阳光中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的损伤。损伤分为两种,一个是急性的光损伤,我们出去暴晒以后,皮肤会发红、发烫甚至灼热,甚至掉皮什么的。慢性损伤包括皮肤晒黑、长皱纹、长老年斑,甚至增加诱发皮肤癌的风险,所以还是需要防晒的。
那么怎样防晒呢?有很多措施。第一是躲太阳。比如夏天走树荫底下,不要暴露在紫外线下面。还有我们可以走在建筑物阴影的地方,避免大中午出门,比如早上10点之前、下午4点以后出门,这种情况都是可以的,躲太阳。还有一个是硬防晒,比如可以戴帽子、打伞、戴墨镜也会保护皮肤的。此外,抹防晒霜,有的情况下也是需要的。
您刚才说的过度防晒的问题,其实中波紫外线会帮助我们体内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对皮肤、对骨骼健康是非常友好的,维生素D缺乏的话,可能造成骨质疏松,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所以,还是不能过度防晒,我们适当的照照日光是有好处的。我们可以不用晒脸,晒晒胳膊、晒晒腿也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每天晒20分钟就够了,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晒一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陈主任,请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其他更多的问题,我们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聚焦了“立夏时节节气的健康知识”,也请各位专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下面是我们的例行健康提示环节。
健康谣言花样繁多,掌握识别谣言的技巧也很重要。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识别技巧——“信息来源核对”。有些谣言的特点是“模糊信息来源”或者是“伪造信息来源”,比如,不注明信息中所引用的文献和数据的准确来源,也不提及具体的机构和专家的名字,故意使用模糊的“国外机构研究”或“专家研究”来指代,还有的虚构机构或专家名字。国家卫生健康委提醒您,信源不清的信息要谨慎对待、不要轻信。大家如果发现谣言或者遇到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可登录我委官方网站的“辟谣平台”进行举报或者查证。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明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在这里也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健康出行。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再见!